文艺评论丨傅东育《冰雨火》创作谈:在镜头前(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首先是它作为刑侦剧的类型化更强,一方面是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另一方面是动作戏在全剧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后者,动作戏拍得不够多、不够好,是
首先是它作为刑侦剧的类型化更强,一方面是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另一方面是动作戏在全剧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后者,动作戏拍得不够多、不够好,是《破冰行动》的一大缺憾,所以在拍摄《冰雨火》的时候,我们增加了动作戏的比重,而且尽量拍得好看,满足观众对这一类型电视剧的观看期待。
第三就是对于演员的整体把握上。电视剧的类型框架包括了对表演模式、表演规矩的设定,这也是当初我希望《冰雨火》能够做得比《破冰行动》好一些的地方。《冰雨火》是双男主设定,在演员的选择上,陈晓是我在想象吴振峰这个角色时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演员。虽然我们没有合作过,但是我看过他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他表演中流露出的气质感是打动我的,跟吴振峰这个角色也是吻合的。见面之后我更确定了对他的判断,他的身上自带一种忧郁感,同时在同龄男演员当中,他有内劲,有可以琢磨的东西,不苍白,不飘忽。
相比吴振峰,陈宇这个角色有一条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线,我对王一博的完成度是满意的。角色的成长和他作为青年演员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合二为一了,所以呈现得相当自然。但是,最初王一博给我的第一印象比我想象中的陈宇偏弱一些,而且当时他22岁,比剧本对陈宇的设定要小两岁。最终打动我的是两个因素,一是他在表达自己时,我开始看到了他眼神里的坚定、甚至可以说是狠劲和爆发力,二是我后来得知会面结束之后他告诉经纪人,哪怕先暂缓同期的工作,他也想全力争取陈宇这个角色。这样的态度以及热爱对于导演来说是非常有创作欲和感染力的。就《冰雨火》这样的类型和故事,若没有表演追求,演员不会选择这样的剧本,他选择,说明他有强大的意愿跟着这样一条现实主义创作路径往前走。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策划:邵岭
行笔至此,我愿意借这个机会多谈一些关于青年演员的话题。影视行业是年轻的行业,我们必须承认,影视作品多数受众年龄是在18岁到29岁之间,他们喜欢看同龄的演员是非常正常的,所以青年演员有号召力、受到观众的喜爱。我们整个行业应该为年轻演员的成长给予充分的引领和帮助,而不是把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中那些不令人满意的部分全部怪罪在年轻演员身上。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文艺论坛》 网址: http://www.czyplzz.cn/zonghexinwen/2022/0818/397.html